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温馨提示:我院未授权任何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扫码以我院官网发布为准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领导信息
医院环境
设施设备
医院文化
发展历程
院训
院徽
宣传片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院内新闻
信息公开
院务公开
招标采购
招聘专栏
预/决算公开
价格公示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室导航
科室导航
门诊科室
知名专家门诊
普通精神科门诊
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
睡眠心理门诊
老年精神科门诊
内科门诊
便民门诊
临床科室
普通精神科 (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
老年精神科 ( 老年精神一科 老年精神二科(综合科) 老年精神三科(精神四科) )
睡眠心理科
青少年儿童心理中心 ( 青少年儿童心理一科 青少年儿童心理二科 )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医技科室
门诊部
医技科
精神康复科
行政科室
党办
行政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人事科
规划财务科
医务科
院内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
科教科
医保办
后勤保障科
保卫科
营养膳食科
内设机构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心
伦理委员会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就诊服务
就诊服务
预约挂号
医保政策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住院须知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党团群工
党团群工
党风廉政
团建工作
职工之家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医校合作
继续教育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新闻动态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患者服务
信息公开
健康科普
党风廉政
科研教学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温馨提示:我院未授权任何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扫码以我院官网发布为准
健康科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精神分裂症的科学认知与护理方法
时间:2025-07-22 15:50:27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被误解为 “疯子”或“多重人格”,甚至与暴力挂钩。 这些刻板印象源于缺乏科学认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障碍,并非“想太多”或是性格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拨开迷雾,了解其真实面貌与护理之道。

5de87a13e8b3724c57d4dfea6fb7991.jpg

一、认识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与遗传、大脑发育/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谷氨酸)功能失调,以及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如早年创伤、应激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幻听困扰:在周围没有相应的人或物的情况下,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妄想连连:坚信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比如总认为自己被跟踪、被监视等。

思维紊乱:在与人交流时言语混乱,对方完全不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

情感淡漠:对生活失去兴趣,缺乏社交主动性,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现淡漠。

二、澄清误解:打破污名化的藩篱

影视作品中常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描绘成“危险分子”。但实际上,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暴力倾向,反而更倾向于内向、退缩,他们更像是受伤的“心灵流浪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苦苦挣扎。这些污名化的标签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于害怕受到歧视,部分患者可能隐瞒病情,从而加剧了孤独感和病耻感。而破除误解的关键在于:让公众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科学真相,营造理解与包容社会环境,帮助患者重拾希望和尊严。

fa91b8b850c6395a159b1436df4c7af.jpg

三、如何应对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照护需要多层面综合干预。

1.药物为主:

精神分裂症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控制症状,随意停药或减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家属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可以设置服药提醒,将药物放在显眼的地方,耐心向患者解释服药的重要性,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

2.心理为辅:

患者往往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绪。通过陪伴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绘画、音乐、阅读等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缓解不良情绪。

3.营造稳定的生活环境:

日常生活护理也需要细致入微,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饮食、睡眠和活动时间,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精神状态。同时,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营造一个温馨、稳定的生活氛围。

4.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随着病情的稳定,可以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从简单的邻里交流开始,逐渐过渡到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帮助其寻找合适的工作或学习机会,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回自我价值。

精神分裂症虽然属于重性精神障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回归有质量的生活。我们需要摒弃偏见与歧视,用理解和关爱为患者驱散心灵的阴霾,帮助他们重新拥抱阳光。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关注精神健康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能感受善意与希望。

精神一科位于C区2、3楼,主要收治60周岁(不含)以下的成年精神障碍患者,重点开展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诊治和相应的护理。

二楼护士站:023-65180141

三楼护士站:023-65763190 


推荐文章
产生考试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2018-03-22 00:00:00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辨别
2018-03-23 00:00:00
减压小技巧:缓解焦虑症
2018-03-23 00:00:00
神经衰弱该如何治疗
2018-03-23 16:30:49
怎样判断神经衰弱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膳
2018-03-23 16:31:20
神经衰弱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2018-03-23 16:31:42
焦虑症自我调节方法有哪些?
2018-06-12 00:00:00
治疗神经衰弱自我锻炼治疗法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导致失眠怎么办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的原因
2018-06-28 00:00:00
精神分裂症的科学认知与护理方法
时间:2025-07-22 15:50:27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被误解为 “疯子”或“多重人格”,甚至与暴力挂钩。 这些刻板印象源于缺乏科学认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障碍,并非“想太多”或是性格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拨开迷雾,了解其真实面貌与护理之道。

5de87a13e8b3724c57d4dfea6fb7991.jpg

一、认识精神分裂症:症状与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与遗传、大脑发育/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谷氨酸)功能失调,以及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如早年创伤、应激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幻听困扰:在周围没有相应的人或物的情况下,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妄想连连:坚信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比如总认为自己被跟踪、被监视等。

思维紊乱:在与人交流时言语混乱,对方完全不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

情感淡漠:对生活失去兴趣,缺乏社交主动性,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现淡漠。

二、澄清误解:打破污名化的藩篱

影视作品中常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描绘成“危险分子”。但实际上,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无暴力倾向,反而更倾向于内向、退缩,他们更像是受伤的“心灵流浪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苦苦挣扎。这些污名化的标签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于害怕受到歧视,部分患者可能隐瞒病情,从而加剧了孤独感和病耻感。而破除误解的关键在于:让公众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科学真相,营造理解与包容社会环境,帮助患者重拾希望和尊严。

fa91b8b850c6395a159b1436df4c7af.jpg

三、如何应对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照护需要多层面综合干预。

1.药物为主:

精神分裂症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控制症状,随意停药或减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家属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可以设置服药提醒,将药物放在显眼的地方,耐心向患者解释服药的重要性,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

2.心理为辅:

患者往往存在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护理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绪。通过陪伴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绘画、音乐、阅读等活动,丰富精神生活,缓解不良情绪。

3.营造稳定的生活环境:

日常生活护理也需要细致入微,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饮食、睡眠和活动时间,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精神状态。同时,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营造一个温馨、稳定的生活氛围。

4.进行社交技能训练:

随着病情的稳定,可以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从简单的邻里交流开始,逐渐过渡到参加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能力,帮助其寻找合适的工作或学习机会,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找回自我价值。

精神分裂症虽然属于重性精神障碍,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回归有质量的生活。我们需要摒弃偏见与歧视,用理解和关爱为患者驱散心灵的阴霾,帮助他们重新拥抱阳光。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关注精神健康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能感受善意与希望。

精神一科位于C区2、3楼,主要收治60周岁(不含)以下的成年精神障碍患者,重点开展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诊治和相应的护理。

二楼护士站:023-65180141

三楼护士站:023-65763190 


Copyright © 2024 - 2026 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
Copyright© 2024 - 2026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