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温馨提示:我院未授权任何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扫码以我院官网发布为准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医院简介
领导信息
医院环境
设施设备
医院文化
发展历程
院训
院徽
宣传片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院内新闻
信息公开
院务公开
招标采购
招聘专栏
预/决算公开
价格公示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室导航
科室导航
门诊科室
知名专家门诊
普通精神科门诊
青少年儿童心理门诊
睡眠心理门诊
老年精神科门诊
内科门诊
便民门诊
临床科室
普通精神科 ( 精神一科 精神二科 精神三科 )
老年精神医学中心 ( 老年精神一科 老年精神二科(综合科) 老年精神三科(精神四科) )
睡眠心理科
青少年儿童心理中心 ( 青少年儿童心理一科 青少年儿童心理二科 )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医技科室
门诊部
医技科
精神康复科
行政科室
党办
行政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人事科
规划财务科
医务科
院内感染管理科
护理部
科教科
医保办
后勤保障科
保卫科
营养膳食科
内设机构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心
伦理委员会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就诊服务
就诊服务
预约挂号
医保政策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住院须知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科普视频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党团群工
党团群工
党风廉政
团建工作
职工之家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科研教学
科研教学
医校合作
继续教育
预约挂号
门诊安排
就医流程
医保政策
站内搜索
关注我们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新闻动态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患者服务
信息公开
健康科普
党风廉政
科研教学
预约挂号
医院公众号
温馨提示:我院未授权任何网站进行预约挂号,扫码以我院官网发布为准
健康科普
首页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孩子遇到校园霸凌,家长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5-09-08 15:54:08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因遭受校园霸凌却未能及时获得家长帮助的孩子,ta们不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还可能从此变得不愿意去学校,甚至需要换更学校或休学。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家长更全面地认识校园霸凌,掌握正确的应对思路和方法,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成为ta最坚实的依靠。

图片1.png

一、校园霸凌有哪些类型?

校园霸凌并不只有“动手打人”才算,它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

(一)身体霸凌

这是最容易识别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推搡、踢打、抢夺或破坏财物、扇耳光、勒索钱财或物品、强令跑腿等。

(二)言语霸凌

这是最常见,但也最容易被成年人忽视的一种形式。它的伤害无形却持久,比如嘲笑、辱骂、取恶意绰号、人身攻击(针对外貌、家庭、能力等)、恐吓、散布谣言或当众羞辱。

(三)社交霸凌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拳头”,常通过破坏他人的社会关系来实施伤害,尤其在女孩中较为常见。具体包括联合孤立、排挤(比如“不准你跟ta玩”)、背后说坏话、恶意破坏他人友谊或社交活动等。

(四)网络霸凌

随着互联网普及,这种形式的霸凌逐渐增多。它打破时空限制,让受害者难以逃避。例如在社交媒体、群聊或论坛上发布侮辱、威胁或嘲笑性的内容;冒充他人散布虚假信息;恶意创建投票或话题;故意将受害者排除在群聊之外;甚至泄露他人隐私。

二、家长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图片2.png

当孩子主动向你诉说被欺负的经历,说明ta自己已难以应对,这是孩子求助的信号。家长请一定认真对待,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第一时间提供情感支持

1.肯定孩子的勇气。可以说:“告诉我这件事一定很不容易,谢谢你信任我。”

2.确定责任归属。可以说:“这不是你的错,是对方的行为错了。”

3.避免消极回应。千万不要说“为什么你不反抗?”“为什么不早点说?”“他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你当没听见”“他打你你就躲远点”这类话。孩子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理解和支持。

第二步:积极与学校沟通合作

1.立即联系关键人物。尽快联系班主任,或根据需要联系心理老师、德育处负责人。建议尽量预约面谈,以便更清晰、深入地沟通。

2.准备沟通内容。

(1)发生了什么:时间、地点、涉及人物和具体行为。

(2)带来的影响:对孩子情绪、行为和学习的影响。

(3)希望怎样处理:明确表达你希望学校如何介入。

请学校作为第三方协调处理,同时家长也应留意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受伤照片等)。

图片3.png

三、如果学校处理效果有限,还可以寻求以下外部支持资源

    ★110:公安报警电话,任何紧急情况均可拨打。

    ★12355: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咨询。

    ★12309:最高人民检察院下设的全国检察服务热线,可举报校园霸凌、性侵害、家庭暴力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12377:中央网信办下设的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号码,遭遇网络暴力、隐私泄露可求助。

    ★12337:全国扫黑除恶举报电话,用于举报涉及黑恶势力的校园欺凌行为。

    ★各地教育局电话:可通过网络查询,反映情况并请求协调处理。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既要教育孩子不做霸凌者,也要学会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真正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守护孩子,让每一个少年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勇敢、自由地长大。


推荐文章
产生考试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2018-03-22 00:00:00
焦虑症与抑郁症的辨别
2018-03-23 00:00:00
减压小技巧:缓解焦虑症
2018-03-23 00:00:00
神经衰弱该如何治疗
2018-03-23 16:30:49
怎样判断神经衰弱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膳
2018-03-23 16:31:20
神经衰弱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2018-03-23 16:31:42
焦虑症自我调节方法有哪些?
2018-06-12 00:00:00
治疗神经衰弱自我锻炼治疗法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导致失眠怎么办
2018-06-28 00:00:00
神经衰弱的原因
2018-06-28 00:00:00
孩子遇到校园霸凌,家长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5-09-08 15:54:08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因遭受校园霸凌却未能及时获得家长帮助的孩子,ta们不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还可能从此变得不愿意去学校,甚至需要换更学校或休学。希望通过本文,帮助家长更全面地认识校园霸凌,掌握正确的应对思路和方法,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成为ta最坚实的依靠。

图片1.png

一、校园霸凌有哪些类型?

校园霸凌并不只有“动手打人”才算,它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

(一)身体霸凌

这是最容易识别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推搡、踢打、抢夺或破坏财物、扇耳光、勒索钱财或物品、强令跑腿等。

(二)言语霸凌

这是最常见,但也最容易被成年人忽视的一种形式。它的伤害无形却持久,比如嘲笑、辱骂、取恶意绰号、人身攻击(针对外貌、家庭、能力等)、恐吓、散布谣言或当众羞辱。

(三)社交霸凌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拳头”,常通过破坏他人的社会关系来实施伤害,尤其在女孩中较为常见。具体包括联合孤立、排挤(比如“不准你跟ta玩”)、背后说坏话、恶意破坏他人友谊或社交活动等。

(四)网络霸凌

随着互联网普及,这种形式的霸凌逐渐增多。它打破时空限制,让受害者难以逃避。例如在社交媒体、群聊或论坛上发布侮辱、威胁或嘲笑性的内容;冒充他人散布虚假信息;恶意创建投票或话题;故意将受害者排除在群聊之外;甚至泄露他人隐私。

二、家长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图片2.png

当孩子主动向你诉说被欺负的经历,说明ta自己已难以应对,这是孩子求助的信号。家长请一定认真对待,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第一时间提供情感支持

1.肯定孩子的勇气。可以说:“告诉我这件事一定很不容易,谢谢你信任我。”

2.确定责任归属。可以说:“这不是你的错,是对方的行为错了。”

3.避免消极回应。千万不要说“为什么你不反抗?”“为什么不早点说?”“他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你当没听见”“他打你你就躲远点”这类话。孩子此刻最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理解和支持。

第二步:积极与学校沟通合作

1.立即联系关键人物。尽快联系班主任,或根据需要联系心理老师、德育处负责人。建议尽量预约面谈,以便更清晰、深入地沟通。

2.准备沟通内容。

(1)发生了什么:时间、地点、涉及人物和具体行为。

(2)带来的影响:对孩子情绪、行为和学习的影响。

(3)希望怎样处理:明确表达你希望学校如何介入。

请学校作为第三方协调处理,同时家长也应留意保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受伤照片等)。

图片3.png

三、如果学校处理效果有限,还可以寻求以下外部支持资源

    ★110:公安报警电话,任何紧急情况均可拨打。

    ★12355: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咨询。

    ★12309:最高人民检察院下设的全国检察服务热线,可举报校园霸凌、性侵害、家庭暴力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12377:中央网信办下设的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号码,遭遇网络暴力、隐私泄露可求助。

    ★12337:全国扫黑除恶举报电话,用于举报涉及黑恶势力的校园欺凌行为。

    ★各地教育局电话:可通过网络查询,反映情况并请求协调处理。

面对校园霸凌,我们既要教育孩子不做霸凌者,也要学会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只有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真正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守护孩子,让每一个少年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勇敢、自由地长大。


Copyright © 2024 - 2026 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
Copyright© 2024 - 2026CQSJSBY.ALL
版权所有 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邮编:400038 渝ICP备17016985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1935号